在歲月的淘洗和沉淀中,二中培養出了一支教育家型教師隊伍。他們淵博的學識和樂業愛生的品格,輝映了二中七十余載光陰。
二中教師對教育事業常存敬畏之心,篤行敬業之道,守拙存真,嚴謹治學。
博學不窮,篤行不倦。
PART 2 / 授學以專
1、常規管理
智慧凝結制度,常規保障高效。70余年的底蘊和智慧熔鑄在完善、科學的制度規范中。教學圍繞核心素養,關注能力提升。獨具特色的教學管理,成為引領學校發展、提升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。
全校教研大會
學科教研活動
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聯合會議
常態化教師輔導
教師優秀教案展示
自擬考卷和作業
學科知識對點量表,精準教學,精準輔導
教師輔導根據學生個性需要進行“私人訂制”
教育教學工作表彰大會
2、師資建設
學道愛人,自昔弦歌不輟;承前啟后,于今征途長新。
擁有一支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實學識、有仁愛之心的教師隊伍,是二中歷經滄桑而枝繁葉茂的強大根基。三級培訓體系、三課制度、“一三五八”工程、青藍工程、一輩輩二中人,奮進之手相挽,進取之心相連,歷歲月磨礪而斗志不減,經風霜考驗而精神長青。
三級培訓——國內著名專家講座
三級培訓——省市教科所專家指導
三級培訓——校本培訓
三級教研——全校教研
三級教研——教研組教研
三級教研——備課組教研
三課活動——老教師示范課
三課活動——中年教師研究課
三課活動——青年教師公開課
青年教師拜師會
名師工作室
教育集團教學技能大比武
3、科研領航
科學是教育的精髓,創新是教育的生命。逾70年來,二中人從未停止對教育規律的探索。從總結提升教育教學經驗,到積極承擔子課題和實驗基地任務,直到獨立承擔國家省市級教育規劃課題,利用本校優質資源開展校本教研,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進一步優化積蓄了后勁。
“四環節十六字”教學法:
● 1976年10月,文化大革命結束,學校開始新的教學規律探索。
● 1978年,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與我校簽訂協議,把我校作為教學改革實驗校。
● 1981年,初一年級進行教材教法改革,數學使用美籍華人項武夷教授編寫的實驗教材,英語使用3L教材。
● 1985年,總結出了“四環節十六字教學法”:自學質疑,精講點撥,練習評改,復習小結。
省教科所確定二中為教改實驗校的協議
教研組學習“四環節十六字”教學法
教研組長商討科研課題
“四環節十六字”教學法理論成果
“雙自主”課題實驗:
● 2000年3月,省教育廳命名我校為“河北省實驗中學”。
● 2000年10月,在省教育廳副廳長韓清林指導下,學校組織了“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實驗研究(雙自主)”課題組,以各學科不留指令性作業為突破口,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,對班級工作和學科教學進行了全面改革,該課題在全國有較大影響。
2003年10月雙自主總結研討會
2003年12月孫福山老師在全省雙自主階段總結會上發言
2004年1月邵喜珍校長主持雙自主跟蹤調查座談會
2004年12月雙自主校本培訓
2004年國家級雙自主課題成果鑒定會議
2016年10月雙自主高效課堂研討會
2016年雙自主課堂教學探索
2018年雙自主教學教研組研討
2017年10月雙自主示范課
學生自主研究
名師工作室課題研究匯報
課題研究和著書立說:
● 1983年,成立了“教改指導小組”,1988年改為“教育教學研究室”。
● 1999年,為促進以科研為先導的辦學機制的形成,成立“教育科學研究處”,主抓教育科研。引領教師積極參研包括國家級規劃課題在內的不同級別的課題,成果頗豐。近幾年,創辦《石家莊二中教研》《青年教師反思》等一系列專業?,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。
蘆曉華副校長主持研究課題開題會
邵喜珍校長在學科競賽論壇上講話
趙洪書記主持全國部分省市課堂教學改革課題現場會
特級教師教法研討課
青年教師教研培訓會
谷振戌老師的《中學生寫作例話》入編全國特級教師文庫
我校校本專業刊物及教師自編校本教材
審核|梁健
編輯|劉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