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1日清晨,我校舉行升旗儀式。
郭嘉文、李澤宇同學主持
高一6班在11月份的常規評比中名列前茅,擔任國旗班
在莊嚴的國歌聲中,五星紅旗冉冉升起
同學們高唱國歌,向國旗行注目禮
高一6班趙子恒同學做國旗下演講
科技強國 逐夢未來
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早上好!
我是高一6班趙子恒,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《科技強國 逐夢未來》。
12月17日凌晨,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著陸,完成了大國探月工程“繞、落、回”三步走的收官之戰,標志著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復雜、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圓滿完成。
21世紀以來,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、重塑全球經濟結構。面對世界發展的新形勢,站在我國發展的新起點,習近平主席做出“中國要強盛、要復興,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”的重要判斷,強調“實現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我們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”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戰略部署下,我國科技領域集合精銳力量,在關鍵領域、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,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就。
距離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自動交會對接,這是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創造的中國高度;每秒9.3億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,這是使用中國自主芯片制造的“神威太湖之光”超級計算機帶來的中國速度;最大下潛深度10909米,這是“奮斗者”號載人潛水器刷新的中國深度。我國科技創新實現了歷史性、整體性重大變化,科技創新水平加速邁向國際第一方陣。
硬實力、軟實力,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。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潮流,廣大青年要主動擁抱科學技術,接過祖國建設者的接力棒,充分施展才干,為國家發展添磚加瓦。擁抱科技,青年應赤心報國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心中,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,維系著華夏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斗。當代青年要自覺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培養,將其作為立德之源、立身之本和成才之基,使愛國主義化為自身堅定信念、提高科研能力的內在動力,積極追尋先輩們舍家報國的腳步,用好科學知識,為中華民族開辟美好的未來。
擁抱科技,青年應自強不息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敢于攻堅克難,奮力拼搏,在條件艱苦、外國封鎖、積累基本為零的條件下,科技工作者們排除萬難、自強不息,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成就。當代青年要將這種百折不撓、自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,以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的姿態勇敢克服科技難題,持續鍛煉自身科研能力,將自身投身在祖國建設的浪潮中。
青年興則民族興,青年強則國家強,青年是國家的未來、民族的希望,是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。我們應當施展抱負,逐夢未來,為祖國和人類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!
攝影 | 秦艷飛
審核 | 梁健
編輯 | 劉寧